工人正在將路面的瀝青刨開。
“丹頂鶴社區新建瀝青路面剛鋪好就返工。這里是市宜居示范小區創建工程,這些天工人正在挖掉路面準備重鋪。剛竣工就有質量問題?居民瞠目。希望其他問題工程如地面水坑、防盜窗頂棚漏水等能及時修復。”昨天,網友“富春山居士202”報料。
記者昨天核實得知,該社區道路工程去年年底剛剛完工,完工不久瀝青路面就出現了起砂、坑洼現象。現在確認是施工質量存在問題,由施工單位從上周開始返工修補。
路面剛修好就有問題
記者昨天上午來到江東丹頂鶴社區。從南面大門進入,便聽到機器的轟鳴聲,主干道正在進行路面施工,幾個工人正操作一臺機器將瀝青路面切割分塊,西側一段路面的瀝青表層已被完全刨掉。
記者發現小區里瀝青路面起砂、坑洼現象很是普遍。施工人員告訴記者,他們從上星期剛開始道路修補施工,下一步會對刨開的地方重新鋪設瀝青。
小區里幾位老人對道路返工頗有微詞,一位王大媽告訴記者,去年底小區道路剛完工那會,大家就發現質量不怎么樣,“剛做好就起砂子,走路都會粘到鞋底上。我們都很懷疑施工方偷工減料,弄了個豆腐渣工程”。
丹頂鶴社區居委會書記黃菊芬昨天告訴記者,小區路面瀝青剛剛鋪好不久,就有起砂和不平整現象。去年年底和今年3月份,區里和市里分別進行驗收時,都提出了這個問題,并要求修補。
大面積返工受多個因素影響
昨天下午,記者從江東區房管處副處長楊先生處了解到,丹頂鶴社區宜居示范小區創建工程工期在2013年年底結束。目前小區路面返工比例約占一半。
為何要如此大面積返工,楊先生歸納了幾點原因,一是在去年10月份動工之初,便趕上菲特臺風,瀝青黏合度受到影響;其次是小區道路施工需要協調居民生活,只能分段進行,導致銜接縫隙多,容易不牢固;另外,工程車只能在凌晨四五點鐘把瀝青運到小區,然后等八九點鐘居民上班后才能施工,效果也受到影響;還有大型的壓路機無法進入小區,只能靠人工碾壓加固。
“施工方當時也提出過這些客觀因素,要求延遲工期,但這是市里督辦的工程,必須按期完工。當時也考慮到了這可能會影響工程質量,但沒有想到影響會這么大。”楊先生說。
至于居民懷疑施工方偷工減料,楊先生解釋說,有監理單位對施工過程監督,施工方各種材料報告齊全,沒有發現其在主觀上有偷工減料等不法行為。
返工費用由施工方承擔
至于路面返工修補造成的人力、財力、物力的浪費,楊先生告訴記者,目前這些費用全部由施工方承擔。“只要道路還在國家規定的保修期內,施工方就要免費維修,這點在合同中都有明確約定。而且施工單位有保證金被扣著,他們必須維修到位。”
至于道路返工對小區居民造成的影響,丹頂鶴社區居委會書記黃菊芬說,這的確很麻煩,因為牽扯到天氣、停車等原因,只能修修、停停,工程進度比較慢。“但這也沒有辦法,如果路面上停著車,施工只能等車移走再繼續;另外,還要看老天幫不幫忙,就像最近幾天都下雨,施工進度很慢。而如果現在不修,以后恐怕麻煩會更多,所以還是請居民多多諒解和配合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