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馮春鳴 通訊員立樹英)市貿易局昨日發布消息稱,盡管面臨冰雪災害和國際市場嚴峻經濟形勢等因素的影響,今年上半年,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88億元,同比增長19%,增速為近年來最高。
休假制度的調整促進了市場消費的和諧快速增長。“五一”長假“變身”小長假,使得“五一”期間的節日消費更趨緊湊;而新增的清明、端午兩個小長假則制造出了新的假日經濟,刺激了新的消費需求。如余姚上半年假日期間,大中型商場累計實現銷售額3.6億元,同比增長25%以上;又如在“五一”期間,寧海太平洋百貨、北侖加貝超市的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2.97%和39%。元旦、春節等傳統假日的消費依然火爆。據統計,春節黃金周期間,市區12家主要商場共實現銷售額1.92億元,同比增長21.4%,8家大型超市實現銷售額3.8億元,同比增長24.3%。
曾經一度增長放緩的餐飲消費今年再度紅火。通過近幾年的調整,我市形成了以大型餐飲為龍頭、大眾餐飲為主體、方便快餐為補充的較為合理的餐飲市場結構,各縣(市)區均集聚形成了特色鮮明、消費便利的餐飲一條街,極大地滿足和刺激了廣大消費者的“食欲”。據統計,上半年全市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4.82億元,同比增長20.4%,增幅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。如象山縣一到節假日,許多餐館就出現排長隊現象;鎮海區通過對中小餐飲企業的改造提升,使得小餐館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0%以上。
市貿易局有關人士分析認為,上半年我市經濟的平穩運行、財政支出的持續增長、居民收入的穩步提高都為內需市場的啟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。同時,各地商貿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,核心商圈、商業特色街、社區商業網絡的建成完善,更激發了居民的消費熱情。此外,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開通、旅游客源的增加也為我市消費市場注入了新動力。
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市場消費。統計表明,由于漲價趨勢明顯,上半年金銀珠寶類、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1.98%、35.6%,增幅同比分別高出31.25和21.16個百分點。
值得注意的是,曾經與城市消費齊頭并進的農村市場消費今年卻“腳步”趨緩。據統計,上半年全市農村市場的消費增幅僅有15.96%,明顯低于城市消費20.8%的增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