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現在,我們80%以上的建設者都集中在主橋上,正全力以赴推進主橋合龍前剩余40米的懸臂澆筑施工!”邵家渡大橋項目建設單位負責人、寧波城投公建事業部葉嘉庭表示。
邵家渡大橋施工現場。劉波 攝
今日(7月24日),記者來到邵家渡大橋施工現場,只見橫跨余姚江江面的大橋已初現雛形。
120名建設者頂著烈日,在現場緊張施工,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,但手中的工作一刻不停。
葉嘉庭介紹:“目前,橋梁兩岸接線工程施工全面提速,地面橋已完成65%,地面道路已完成40%,地下管網已完成45%,擋墻完成76%,其他工程也按照既定計劃穩步推進。”
施工現場。劉波 攝
距離江面中央的合龍段是工人們匯聚最多的地方。
在橋梁合龍段的掛籃作業平臺上,數十名工人正忙碌地開展主橋懸臂現澆箱梁的鋼筋綁扎、模板安裝、混凝土澆筑、預應力體系施工等工序。
施工現場。劉波 攝
掛籃,這個位于江面的操作平臺,是施工的關鍵所在。
“主橋一共24個節段,每個節段長約4米,大約13天能完成一個節段。每完成一個節段,掛籃就往前推進4米。隨著掛籃的遷移,就會產生一個新的作業平臺。”邵家渡大橋III標段項目現場負責人尹慶雷告訴記者,“目前,我們采用左右掛籃交替作業的方式,加快推進施工作業,為今年10月份主橋的順利合龍打下堅實基礎!”
施工現場。劉波 攝
夏季高溫給施工帶來了諸多挑戰。
烈日下,鋼筋燙手,工人們都戴上手套作業;夏季多雷陣雨,雨天室外焊接作業無法進行;高溫也不利于混凝土澆筑施工,容易使澆筑后的成品產生裂縫。
為解決這些問題,施工團隊調整作業時間,選擇在夜間氣溫回落后進行混凝土澆筑,以確保工程質量。
施工現場。劉波 攝
為保障工人們的身體健康,工程實施“做兩頭、歇中間”的作息安排。
“10:00至15:00工人休息,避開室外高溫暴曬。”尹慶雷介紹,“我們還準備了防暑降溫飲品,如綠豆湯、西瓜等,同時向每位工人發放仁丹、藿香正氣水、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,叮囑他們做好防暑降溫工作。”尹慶雷表示。
工地為工人師傅準備了綠豆湯和西瓜。劉波 攝
邵家渡大橋及接線工程(新園路-北環快速路)工程位于海曙區、江北區境內,南起新園路南側支路,北至北環西路,道路全長約7.1公里。
其中,邵家渡大橋全長380米,橫跨300米寬的姚江,主橋跨徑170米,更是達到了全國市政同類型專業橋梁之最。該工程計劃今年10月實現主橋合龍,今年年底基本建成。
施工現場。劉波 攝
建成后,邵家渡大橋將連通江北奧體中心南區塊和海曙望江區塊,有力推動中心城區骨干路網的進一步完善,實現姚江兩岸的便捷交通聯系,為姚江新城的開發建設注入強大動力。
施工現場。劉波 攝
|